み矫情丶yo﹏ 发表于 2025-7-8 21:28:45

知乎是如何判定AI创作内容的?

比来两篇回答,本身写了之后,让AI给我润搞,发出来后,被判定为AI创作,很受伤,求解!

忆城殇 发表于 2025-7-8 21:29:26

看一些语言吧,很生硬木讷的那种就很可能是ai合成的

LOVEGGIE 发表于 2025-7-8 21:29:32

试着在文章中加入更多个人色彩。分享一些自己的真实经历或独特见解,让内容更贴近生活。

潇洒先生爱无畏 发表于 2025-7-8 21:29:41

查重;然后,人工,凭感觉;

niveole 发表于 2025-7-8 21:30:09

ai查ai现在100%不可靠。
我记得几年前,还没有大模型润色吧,我在知乎上有一篇纯手打的文字稿,不知道是不是我用词太花花了,被认为是ai创作,直接折叠了。
我去诉苦都没人理我。
所以你要想不被判定为ai,就尽力口语化

jamesjiang042 发表于 2025-7-8 21:30:29

知乎有出细则,你可以看一下。
关于开展「清朗·整治 AI 技术滥用」专项行动的社区公告上是说,平台通过【策略识别】、【人工巡查】和【用户举报】等多种途径,处置违规AI生成内容。
更详细一点的,在小管家2025年5月12日发布的工作笔记里有提到:
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今年 3 月已正式发布,但文字内容有别于图片、视频,使用更普及,编辑更自然、更便利;
知乎社区提供内容传播服务,在识别并向大众标记 AI 生成的内容时,无法、也不应该仅依赖生成方的标识。
为了更好地识别到 AI 内容,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:
使用开源方案、自研模型、蒸馏模型,从文本角度识别 AI 生成内容;
结合账号累计的发布行为,提升判断的可信度;
评估相关内容影响到用户体验的路径,在推荐页、问题页、通知等主要场景上线治理策略……
最新的尝试方向是,构建高混淆程度、多样本类型的测试集,校验效果;
使用编辑器中的异常行为作为风险特征,补充模型能力。
持续优化后,在测试集上做到了准确率、召回率都超过 90%。
不过,虽然策略已经提升到了高水平状态,也难以做到完全无漏放、无误伤;如果大家使用中发现有疑似应被处罚的,或自己遇到提醒/处罚问题,欢迎随时和小管家沟通、交流。第一个是模型判断,如果是AI 润过稿的,有可能因为有AI味而被判为AI创作。
第二个是看账号的发布行为,我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布内容可能会被认为是AI创作。
第三个是看编辑器状态,还是我猜哈,可能大段文字直接复制过来,会增加被判定为AI创作的风险。
其实我觉得回答问题没必要用AI 润稿啦,你一用AI,就要打上创作声明。
一打上,读者也不知道哪些是你写的,哪些是AI写的。
是你写完后全文让AI润一下稿?
还是你给思路或大纲后用AI生成再拼接起来的?
还是直接就AI生成你没参与?
有些不喜欢看AI味回答的读者,看到开头有【包含AI辅助创作】的创作声明,可能就不点开看了。
不打创作声明也不行,被知乎判定后可能会被限流、折叠......



像这样



虽然点开被折叠的回答,还能看到,但被统一放到了最底下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知乎是如何判定AI创作内容的?